《追问》:丁捷著,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 |
近年我闲居南阳,不大出门走动,只是看点闲书,偶尔写点小文而已。对当下文坛,虽然也关心,可毕竟精力有限,新作品看得也少了。但对于反腐败这一牵动全局、关乎政权存亡和百姓福祉的大事情,我还是颇为留意,也很希望能读到一些精彩的作品——不是停留在表面的泛泛之作,不是主观臆断的散漫虚构,不是人云亦云的鹦鹉学舌,不是简单图解的干巴结论。虽然说,人世间有着共同的基本人伦底线,有着法律的刚性约束,有着道德的种种规范,但这纷纭人世,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芸芸众生,怎么可能千人一面呢?
而读了丁捷先生的《追问》,我不由心生感慨,有话要说。
《追问》是一部当下难得一见的长篇非虚构文学,更是一部令人震颤的当代“罪与罚”。整部书大致十个部分,涉及多名中管和省管高级领导干部,他们几乎都在反腐风暴中受到党纪处分,有的成为阶下囚。他们的斑斓故事一波三折,扣人心弦;他们的心路历程令人惊悚震惊,甚至压抑窒息;他们的如此结局令人五味杂陈,瞠目结舌。《危情记》中的副市长,《最后的华尔兹》里的正部级高官,《曾记否》中的美女书记,《无法直立》中的市委副书记,《暗裂》中的高校党委书记、双学科教授,《四海之内》里的交通厅副厅长,《风雅殇》里的文化厅副厅长……这些人物,男男女女,或在地方党政机关,或在省属实权部门,或在高校,或在国企,起点有别,际遇各异。但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在没有掌握权力的时候,都算是能力超群的精英分子,可一旦拥有了权力,放松了警惕,任由人性中的负面因子疯狂肆虐,其人生结局竟是如此的彻底归零。
《追问》是一部与所谓“落败者”正面交锋的心灵碰撞实录,更是一部蕴哲思于理性的“醒世恒言”。看得出来,面对这些曾经的“社会中坚”“国家栋梁”,作者既没有居高临下地先入为主,也没有不无猎奇地照单全收,他与他们接触对话,换位思考,碰撞交锋,入情入理入心。《风雅殇》《暗裂》有着特别的意义,丁捷拨开了当今中国“文化精英”阶层的一层脆弱的面纱。《曲终人散》这一典型案例,堪称当下某些国企的“厚黑学”,更是难得一见的深入骨髓的心灵样本。这种从众多样本中抽象归纳的功夫,这种上升到哲学层面的赤裸拷问,是身在局外的写作者断难体察、断难写得出来、断难准确把握尺度的,是久违的理性呐喊。
《追问》是一部摒弃说教的反腐教材,更是一部运用文学力量贯通历史与现实的“劫后人语”。书中既有宏观的总体把握,更有微观的个案解剖。但这些解读、思考、体悟,都不是公文式的有板有眼,更不是一般新闻纪实作品的浅尝辄止,它融入了作者多年来的人生思考和写作积累,它也贯通了作者多年来职业生涯的细致观察、洞察秋毫。作为个体的人,在历史与现实的交缠之中的种种激情四射、焦躁轻狂、混沌忘形,都得到了一一呈现。二战结束之后,总结经验教训的《劫后人语》成为经典;而在当下,在反腐这场输不起的“战争”中,也需要《追问》这样的文学样本。
如今的反腐力度是空前的,是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这样的一场生死较量、殊死搏斗,这样的一场人性善恶的水火难容,这样的一场永远在路上的“马拉松”,这样的一场以“扬汤止沸”的治标之举为“釜底抽薪”的治本之策赢得时间、取得经验的漫漫长旅中,听听一位有良知、有担当、有勇气、有血性的作家的真情独白,看看一位有焦虑、有不安、有感受、更有心得的基层纪委书记的如此文本,于人,于己,于公,于私,于家,于国,都是有益的。
啰啰嗦嗦,就写这些,是为序。
服务邮箱:fxckzx@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68156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0】2423-383号 | 京ICP备1701848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329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64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8632号
法 讯 参 考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17 by www.fxck.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