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傅学俭一位有着61年党龄,年过八旬的共产党员,从入党的那天起,他就把自己置身于党的政治生活实践之中。三年前,应北京有关单位邀请,义务讲廉洁文化党课,突发脑梗,半身不遂,至今仍在康复中。但他依然满怀激情,在孙女留下的一台老电脑写字板上,用左手写下了几十年党的生活实践回忆录,他抛洒热血,甘为奉献,把党性放在心中,把病魔置身心外,以钉子精神至今仍奋战扎根在生活一线,担任<清风>杂志社社长,克服病痛,不计个人名利得失,顽强拼搏,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他的真实事迹催人奋进!令人感动! 傅学俭精神,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最根本的保证,傅学俭同志为我们树立了“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最好榜样,党员干部理应将其铭记于心、用之于事、造福于民,他用生命谱写敬业为民的一个奇人,他用忠诚与奉献诠释铮铮誓言赢得了人民信任和拥戴。
难怪我们尊敬的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多次盛赞他:“傅学俭一生清廉,不盖棺亦可定论,其精神弥足珍贵。他以赤子之情,为民办实事不图任何私利,向党献诤言没有丝毫媚骨。他是一个普通的共产党员,也是我们党优秀传统的传承者和播种者。’……
傅学俭(右)与中央组织部原部长张全景(左)
如果说昂扬锐气什么时候都需要有,那么在改革开放、开拓前进成为生活主旋律的时候就更加需要。具有昂扬锐气的共产党人,既不会因为有难度就不进取,也不会进了一步就停止,而是总在不断进取,不断地有所作为。
以人民的名义,践行无悔的誓言——傅学俭同志一位有着61年党龄,年过八旬的共产党员,从入党的那天起,他就把自己置身于党的政治生活实践之中。以人民的名义形象、彰显时代精神、铁面无私、英勇无畏的鲜活形象、抛洒热血甘为奉献、把党性放在心中、把病魔置身心外、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时代美、一生以人民的名义践行,“公”字当头,“民”字为先,“勤”字为径;效忠民、信仰党、退而不休为民解困不言苦。他就是中国好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名家、全国扶残助残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原常委、农委主任委员傅学俭同志。他将自己60余年党的政治生活回忆总结的启示,写就了数千字的《共产党员要做党内政治生活的自觉践行者》等华章。并归结为“三三管九”,即“立党志、听党话、跟党走”。
傅老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心、他在有人生之年,仍然想到要为党和人民再做一点实事,使人生不留下遗憾,让生命再次发光。这就是他退而不休,散尽余热写春秋的真实写照,不少网民表示,傅学俭的事迹实在令人感动,鞠躬尽瘁,用生命践行使命,这位平凡的老共产党员在当下这个价值观日趋多元的时代,这样的退而不休战病魔无私奉献精神值得大大点赞!全社会都必须高度重视这种价值观精神,弘扬这种精神是时代的需要!
“特殊党员、时代楷模”傅学俭退而不休的先进事迹,让人读懂了“青春永不老去”的真正含义。
认真拜读完傅老文章,不由感悟,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要始终立定志向,始终保持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昂扬锐气,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展现共产党人新时代的风采。 坚定理想信念就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就要保持政治定力、信仰定力、律己定力,坚持理想信念就是要做到心中有民、肩上有责,脚踏实地为民谋事创业。
傅老的文章告诉我们:无论从历史、现实的角度看,还是从人生的角度看,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奋斗不息的动力之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圆梦之基,是共产党人炼就“金刚不坏之身”的立身之本。作为一名党员干部,理应把理想信念植根血脉、融入灵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保持定力、凝魂聚气,坚定不移地把改革振兴伟业推向前进。
一是常补精神之钙,增强政治定力。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掌握精髓,把握要义,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做思想上的“明白人”。牢固树立看齐意识,学习党章、遵守党章,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政治上的“清醒人”。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明大德、守公德、严品德,做道德上的“模范人”。
二是常谋振兴之策,增强战略定力。推进湖南振兴发展战略,必须保持历史耐心,久久为功,善作善成。立足湖南实际,围绕振兴发展目标任务,不“散光”、不“走神”,咬定目标不放松,持之以恒抓落实。立足岗位实际,主动作为,履职尽责,科学谋划各项分管工作,不半途而废,不朝令夕改,务求工作实效。正确对待工作中遇到的阻碍和波折,抱定共同之决心,坚定共同之信仰,排除干扰,砥砺前行,开创振兴发展美好未来。
三是常担为民之责,增强实干定力。推进改革振兴,关键在实干。深入研究新形势下党建工作特点,抓基层、强基础,扎实推进“连心、强基、模范”三大工程,不断深化“三送”工作全覆盖、常态化,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
四是常怀律己之心,增强廉洁定力。廉由心生,心不廉则无所不取,心无防则无所不为。正确对待权力和地位,做到干净用权、谨慎用权、秉公用权。严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和廉政纪律,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模范遵守党风廉政建设各项要求,管住小节,防微杜渐。大力发扬艰苦奋斗、厉行节约的光荣传统,甘愿吃苦、乐于奉献,不比待遇、不讲排场。傅老至今仍住在省人大一老旧简陋房子与爱人过着苦人僧的日子,其精神感人至深。
傅老的文字中折射出浓浓的忧党之心,这不仅是境界,而且是很高的境界。在今天,靠这种境界作支撑、作指挥、作支柱,所以说,常怀忧党之心,是一种境界的彰显、反映,它使我们由忧党而转化为建设党的精神力量和动力。
傅老的政治生活共产党人忧患意识的实质,是体现出执政党、决策者长远的历史眼光和深邃的战略眼光,包括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见解,以及预见困难挑战,及时化解问题的高超智慧。在实际工作中,是鼓励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深入基层、深入实际,为群众排忧除患,在实践中践行共产党员的宗旨,不断增强忧国忧民忧党的思想觉悟,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
傅老一位退体厅官共产党员党内政治生活的自觉践行者,显然,他的“忧”来自于“德”,来自于“官德”,来自于“忧”中立德,“忧”中育德。常怀“忧国之志”,可育大义之德;常怀“忧民之心”,可育仁爱之德;常怀“为党分忧之情”,可育权为民用之德。实践证明,领导干部只有以崇高的精神支柱支撑自己,以健康的精神食粮充实自己,以良好的道德品质规范自己,才能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宗旨为宗旨,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事来为事业,做到为党分忧,为国尽力,为民尽责,傅老不愧于时代的先锋战士。
傅老的故事告诉我们为官之要,在于畏民;为官之责,在于利民;为官之理,在于无私;为官之德,在于律己。只有抛掉私心杂念,才能处处想到党、国家、人民的利益,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是啊,做为年轻的共产党员就要先做好党内政治生活践行者示范者,当好引导者。更要“常怀忧党之心,恪守兴党之责”,要以忧患之心对待职务、名利、地位、权力、责任,在领导航向上是“一盏灯”,在廉洁奉公上是“一面旗”,在为民解忧上是“一盆火”,在尽心尽责上是“一头牛”,让职责在岗位上奉献、闪光,始终做到明德惟馨、握瑾怀瑜、冰清玉洁。处处绽放出兴党之责的新时代光芒……
(作者简历 张立星 当代青年作家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理事 某央网、省报挂职执行主编)
服务邮箱:fxckzx@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68156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0】2423-383号 | 京ICP备1701848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329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64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8632号
法 讯 参 考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17 by www.fxck.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