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7月24日消息,西北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祁连山,正在经历近半个世纪来最大规模的生态环境整治。
连日来,中办、国办关于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发出通报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包括甘肃省3名副省级干部在内,已有上百人因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被问责。这场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环保问责风暴也引发了涉事地干部群众的深刻反思。
祁连山深处。 东方IC 图
近日,记者驱车2000余公里,深入祁连山,实地踏访生态破坏地带,与沿线市县干部座谈交流,明显感受到,督查带来“猛击一掌的警醒”,让各地关停整肃态度更加坚决、绿色发展转型目标愈加明确。
坚决关停不再犹豫 还祁连山一片安宁
长期以来,祁连山局部生态破坏问题十分突出。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批示,要求抓紧整改。在中央有关部门督促下,甘肃省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情况没有明显改善。2017年2月12日至3月3日,由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组成中央督查组就此开展专项督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督查情况汇报,对甘肃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破坏典型案例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对有关责任人作出严肃处理。
甘肃省委和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省直相关厅局负责人和祁连山沿线市县的干部们都说,祁连山生态破坏问题教训极其深刻,中央督查和通报如醍醐灌顶、振聋发聩,让人有被“猛击一掌的警醒”。
从“遮遮掩掩”到“主动揭短”,从“能保就保”到“坚决关停”,从“凑合发展”到“杜绝污染”……记者在实地踏访中,也看到了这样的变化。
此前的两年多时间,新华社记者曾七访祁连山,目睹了冻土剥离、碎石嶙峋、植被稀疏等多年累积的过度开发恶果。近期,当记者第八次来到祁连山时,处处看到的是关停整改的场景,听到的是坚决关停退出的声音。记者所到之处,矿山探采项目已全面关停,水电站新安装摄像头24小时监控生态水下泄情况,各类旅游项目都已停业整顿,在建项目全部停工。
甘肃省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要大力践行新发展理念,自觉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地位来抓,严格履行主体责任,推动各地各部门把党中央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的各项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
对祁连山矿产开发负有主要责任的甘肃省国土资源厅明确,坚决停止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实验区的所有矿业权新设,取缔保护区内所有非法探采矿活动,对保护区内的矿业权,一矿一策,按照扣除、注销、冻结、储备的方式分类退出。
甘肃省水利厅依据保护区水电站水资源论证进行科学复核评估,明确各水电站生态基流下泄指标,实时监控引水量和下泄量,实现预警管理。
作为环保监管部门,甘肃省环境保护厅表示,将以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为试点,建设卫星遥感、地面生态定位监测、无人机和现场监测全覆盖的全省自然保护区生态预警监测网络,实现对祁连山生态环境保护督促检查的全过程、动态化管理,紧盯问题整改和工作落实。
按照甘肃省的整改计划,到2017年底,保护区内的探采矿项目全部停止,水电站生态水下泄得到落实,人为污染破坏基本禁绝。
不少在当地工作生活多年的干部群众说,这是祁连山半个世纪来最大规模的生态治理,还了祁连山一个难得的“宁静”。
切实转变发展方式 真正落实绿色理念
除了坚决关停退出保护区内各类违规建设项目,祁连山沿线市县正在努力摆脱既有发展惯性,将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的理念融入未来规划。
记者沿路看到,在张掖市一些已经实施封禁或休牧的牧场,草场如覆着一层厚重的绿毯。张掖市委书记杨维俊说,张掖已启动“两转四退四增强”治理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矿还绿和退建还湿(地),力争用三年时间使祁连山、黑河湿地水环境保护治理取得明显成效,经济发展对矿山、草原、湿地等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明显降低。
生态脆弱、缺水的武威市确立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以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确定发展方向。武威市委书记柳鹏举例说,武威市原先规划投资八百亿元的民勤红砂岗加氢暨电石精细化工产业园,经专家重新评估,超过环境容量,被坚决叫停,重新布局定位。
在“镍都”金昌,马鞭草、薰衣草、万寿菊等花卉竞相开放,资源依赖型的老工业城市正在向环境友好的“花城”转型。金昌市委书记吴明明说,金昌市提前谋划布局接续产业香草花卉旅游,已初见成效,通过“一头抓干部,一头抓孩子”,带动整个社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武威市副市长杨德智等一批被中央和甘肃省问责的干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真诚反思说,过去来自民生改善的压力和加快发展的冲动,共同构成了惯性思维,形成了侥幸心态,阻碍了向绿色发展、绿色生活的理念和方式真正转型。
对标绿色发展理念 统筹解决突出矛盾
在祁连山腹地的七一冰川,记者的镜头捕捉到了冰川的变化:与两年前相比,冰舌明显退缩。祁连山区两次冰川编目对比结果表明,近50年来,祁连山509条冰川消失,面积减少420平方公里。
祁连山生态问题教训深刻,其由乱到治,必将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典型样本。这场“史上最严”问责风暴带来的“绿色革命”,不仅需要“壮士断腕”的决心,更要运用治理智慧,梳理矛盾、化解顽症,完善绿色制度,树立绿色导向,寻找绿色出路,实现绿色发展。
——绿色制度:厘清部门法规间相互关系,完善与生态文明理念相匹配的法律法规顶层设计。基层干部提出,眼下,与生态文明理念相匹配的法规政策顶层设计仍不尽完善,应抓紧梳理涉生态类法律法规和条例,为生态文明落地生根提供相应的法律依据。
——绿色导向:深化不同类型地区分类考核机制改革,干部选拔任用上更加注重对绿色发展理念的考评。对于被定位为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省级和市县政府,加大绿色指标考核权重,以绿色发展增量作为主要考核目标。
——绿色出路:将符合条件的农牧民转为管护人员,探索解决好农牧民新出路。据最新一轮摸底调查,按照人均管护面积上限5000亩计算,祁连山保护区需新补充1680余名管护员。基层干部建议,可将部分核心区农牧民及中农发山丹马场青壮年职工转为管护人员,实现就地安置。
——绿色发展:支持沿线市县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减少对自然资源的过度依赖。以祁连山沿线的现代农业和旅游文化业作为转型发展的核心产业,以创新为驱动,推动建设西部重要的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绿色生态产业创新示范区。
服务邮箱:fxckzx@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68156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0】2423-383号 | 京ICP备1701848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329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64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8632号
法 讯 参 考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17 by www.fxck.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