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是国家禁毒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司法行政工作重点之一。近年来,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了反映广大司法行政戒毒干警爱岗敬业、乐于奉献,不断探索科学化、规范化戒毒工作的感人事迹;戒毒社会工作者或志愿者支持、参与、宣传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的经验和体会;戒毒人员在戒治过程中励志戒毒,顺利回归社会的戒毒故事,进一步展现广大司法行政戒毒干警的良好精神风貌和司法行政戒毒工作的重大成就,为司法行政戒毒工作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司法部办公厅新闻办、戒毒局、中国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协会近日联合开展“我与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征文活动。
此次征文对象面向全国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广大干警职工,参与戒毒工作的社会工作者或志愿者,在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戒毒康复人员或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
从今天起,《法制日报》政法·司法版开设“我与司法行政戒毒工作”专栏,从征文来稿中选取稿件,陆续刊发。
上世纪70年代初,我出生在美丽的湘北小城——湖南省津市市。1996年我拿到执业医师资格证,成为一名执业医师,开了一间牙科诊所。20多年过去了,真是人生如戏,我的人生角色不再仅仅是儿子、医生、丈夫、父亲,后来又多了一个,那便是戒毒人员。
5年前,我开始接触冰毒。朋友对我说:“此乃贵族运动,并非吸毒,但试无妨。”我欣然接受,第一次体会到吸毒带来的快感。后来,我总算明白了,空中舞动的蓝色烟雾,正是那张牙舞爪的“毒魔”。
3年,仅仅用了3年,我完全蜕变成一个“瘾君子”,身体状况变得很差,原本70公斤的体重消瘦成50多公斤,连一些常来诊所看病的老病号都快认不出我了。紧跟着是性情大变,我变得多疑、暴躁。再后来就是吸毒之后参与赌博活动,最终导致入不敷出,家中一贫如洗。昔日的朋友渐渐与我疏远,亲人对我无可奈何,只好把我送到戒毒所戒毒。2014年11月,我在常德公安戒毒所接受第一次强制戒毒,出所时,本以为成功的“重塑之旅”,却因为我扛不住“毒精灵”的再次召唤,于2017年1月被送到湖南省新开铺强制隔离戒毒所继续“深造”。
刚进所时,心中怀着对父母妻儿的牵挂,失去人生自由的我在悔恨、泪水、自闭交织中度过。大队民警得知情况后,安排了“心理热线”对我进行一次又一次的个别心理辅导。听着周警官和言细语的话语,反思过往岁月,我后悔不已。那一刹那,我想起了昔日在家苦口婆心劝我戒毒的妻子,她在家默默承担着赡养父母、养育儿子的重任,而我却躲在毒品的世界里吞云吐雾。
“修心必须修情,修情才能报恩”,周警官劝我“归位”,她的话语始终萦绕在我耳畔。是啊,我是儿子、是父亲、是丈夫,是一个有一技之长,能养家、能为周边人祛病救人的医师。是的,我迷失得太久太久,该归位了。
接下来的“重塑之旅”让我有了新的人生:紧张有规律的作息生活,让曾经沉沦的我由内到外褪去吸毒时的流里流气;丰富的课堂学习及所内的毒品危害等专业技能培训,让我掌握了更多新知识,掌握了拒毒专业技巧;劳动康复训练教育颠覆了我不劳而获的思想,以向家人伸手、在社会上坑蒙拐骗的经历为耻。
我深深领悟到,自食其力,用劳动创造价值,是对社会的一种贡献;人不光要为自己而活,更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价值,服务家人及社会。我以为失去的其实还在,我以为不可挽回的依然在那里。我开始规划未来、憧憬未来,仿佛看到一个崭新的自己……
朋友,如果你看到我的这段文字,如果你也有亲人,希望你在面对毒魔精灵的诱惑时,面对所谓“朋友”的劝诱时,记住我的话,如果想要有尊严的活着,请不要去碰任何种类的毒品:如果你是深陷毒窟的朋友,我只能说一声:“前头万丈深渊,回头阳光灿烂!朋友,珍重!”
(作者系湖南省新开铺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人员王某某)
服务邮箱:fxckzx@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68156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0】2423-383号 | 京ICP备1701848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329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64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8632号
法 讯 参 考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17 by www.fxck.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