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12月6日电 题:喜事变“赛事”,婚俗改革给不良风气踩刹车
民政部近日要求,全面推进婚俗改革,倡导简约适当的婚俗礼仪,进一步给不良风气“踩刹车”。群众对此拍手称赞的同时,基层干部、专家认为,推进社会风气好转,不仅要靠软性教育、更要有刚性约束,“软硬兼施”推动婚俗改革,促进乡风文明。
互相攀比 喜事变“赛事”
天价彩礼、互相攀比、大操大办导致喜事变“赛事”,很多群众对此深恶痛绝,但受人情社会、经济利益等因素影响,大多数人选择随大流,有苦也难言。
宁夏固原市彭阳县刘沟门村的马文财2016年给大儿子成婚时,女方“一口价”要20万元的彩礼,加上金银首饰、办婚礼共花去30多万元,而2012年当地彩礼也就六七万元。彭阳县是贫困县,马文财作为养牛大户都难以应付,而普通家庭“一婚倒退20年”毫不夸张。
宁夏高价彩礼并非个例,山西部分农村的彩礼达到“图吉利”的18.8万元,河北等地还有“万紫千红一片绿”(一万张5元,一千张100元和若干张50元)的说法。对此,马文财见怪不怪,他说,天价彩礼都是互相攀比造成的,攀比一旦形成风气,大家很难从中抽身。谁要的彩礼少了,反而会被别人议论。
除了比彩礼,不少地方结婚还要比排场。福建部分地区习惯在喜事前后分别开设“破柴头”和“破柴尾”宴席。当这一习俗遇上“重人情、好面子”的闽南人时,铺张浪费便时有发生,“你开30桌,我为面子肯定要开50桌。”当地一位社区居委会主任表示,攀比之下,一些经济能力较差的家庭只能硬着头皮上。
在福建省晋江市东石镇塔头刘村党支部书记刘永进看来,喜事变“赛事”背后,是不断被破坏的乡风文明。“有的村民底子薄,为了顾面子借钱操办,背上了沉重的债务。”他说,除了经济负担外,大操大办造成酒风盛行,由此带来的口角矛盾、打架斗殴甚至酒驾等同样让人头疼。
多地出招遏制不良风气
天价彩礼、大操大办不仅劳民伤财,还带坏社会风气。对此,宁夏、福建等地通过干部带头、成立红白理事会等给不良风气“踩刹车”。而民政部提出的婚俗改革则让地方的相关举措有了依据,让基层干部群众有了“主心骨”。
宁夏今年实现了红白理事会行政村全覆盖,由村干部、乡贤等构成的红白理事会通过订立村规民约、上门劝说等方式引导村民抵制天价彩礼、大操大办。“彩礼过高,贫困群众别说投资发展产业,光是还债都还不起。”宁夏吴忠市同心县赵家树村第一书记史国鹏说,在红白理事会引导下,现在村里红事彩礼上涨势头得到遏制,降到了十万元左右。
而在福建泉州市泉港区,红白喜事公用房正成为“宠儿”。村民只需提前3天向村红白理事会申报备案,即可无偿使用本村的红白喜事公用房,水、电等费用由村集体支付。同时,红白喜事公用房规定,“只设1个正餐,正餐不超过12个菜,菜品以家常菜为主,禁止上野味。”在泉港区东张村村民陈明源看来,这样既避免了浪费,也减轻了许多家庭的经济压力。
除了引导,部分地区还通过惩罚措施遏制大操大办。塔头刘村去年底将“喜事酒桌上限”制定成了村规民约,“酒席不能超过30桌,超过者罚款5万元”,尽管30桌的标准比原先“标准”减少了一半,但碍于高额罚款,今年以来,只有一户人家“越了线”,罚款也被用于村里的教育事业。刘永进表示,设定酒桌上限给了大家一个共同的台阶,得到了广泛支持。
此外,抵制天价彩礼、大操大办,党员干部也发挥着带头作用,宁夏不少县区出台规定,要求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如彭阳县要求党员干部带头,彩礼不超过6万元,迎娶汽车不超过6辆,宴席控制在10桌以内,礼金不高于50元。
虽然各地都有遏制不良风气的探索,但都是“各想各办法”,民政部要求推进婚俗改革,则让基层对不良婚俗说“不”的底气更足。彭阳县委常委、城阳乡党委书记刘旭说,“以前政府没措施、没标准,大家互相攀比办婚事,有些人想反对没理没据,而婚俗改革则进一步明确了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软硬兼施”让改革更好落地
婚俗是乡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婚俗改革并非一朝一夕之功,需将婚俗改革融入乡风文明建设当中,并通过适当的刚性约束,“软硬兼施”,让改革更好落地。
福建省婚庆行业协会秘书长黄斌认为,政府应与相关社会组织进行合作,以文艺汇演等形式,将新风尚送到乡下去,改变老一代人的观念。针对年轻人,引导一些婚庆公司在婚礼策划时告知新人,什么样的婚礼是好而美的婚礼。黄斌说,可以将婚礼作为乡风文明的重要抓手,把中华传统家风家训融入婚礼,以此影响千家万户。
遏制婚俗不良之风目前主要靠软性教育引导,一些地区村规民约约束力有限,不少基层干部反映“有时磨破嘴皮子就是不顶用”。基层干部认为,推动婚俗改革需适当出台一些刚性约束措施,切实把婚俗改革落到实处。
“未来,我们探索将享受政策与遵守村规民约相挂钩,拥护婚俗改革的有奖励,有不良婚俗行为的要惩罚,对于贫困户要在产业扶持、低保等方面给予限制,对于条件较好的村民,则将其纳入金融机构征信记录,并在道德榜上‘亮黄牌’。”刘旭说。(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许晋豫 吴剑锋)
服务邮箱:fxckzx@163.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8681567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京网文【2020】2423-383号 | 京ICP备17018480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20202329
京公网安备11010702001646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8632号
法 讯 参 考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17 by www.fxck.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